什么是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作為管理學的一個新概念,已經成為管理哲學中的一個新元素。但在相關文獻中,并沒有關于供應鏈管理的明確定義或有關活動的清晰描述。以下是幾個經典的對供應鏈管理的描述:
哈蘭德(Harland )將供應鏈管理描述成對商業活動和組織內部關系、與直接采購者的關系、與一級或二級供應商的關系、與客戶的關系等整個供應鏈關系的管理。斯科特(Scott)與韋斯特布魯科(Westbrook)將供應鏈管理描述成一條連接制造與供應過程中每一個元素的鏈,包含了從原材料到后來消費者的所有環節。
供應鏈管理的廣義定義,包含了整個價值鏈,即從原材料開采到使用結束整個過程中的采購與供應管理流程。巴茨(Baatz)進一步將供應鏈管理擴展到物資的再生或再利用過程。供應鏈管理主要集中在如何使企業利用供應商的工藝流程、技術和能力來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在組織內實現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和采購管理功能的協作。當價值鏈中的所有戰略組織集成為一個統一的知識實體,并貫穿整個供應鏈網絡時,企業運作的效率將會進一步提高。
供應鏈管理的定義出現在研究批發商和零售商中的運輸及物流文獻中,它強調地理分布與物流集成的重要性。毫無疑問,物流是商業活動中一個重要的功能,而且它已經發展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產品的運輸和庫存是供應鏈管理原始的應用場所,但不是供應鏈管理定義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總部設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全球供應鏈論壇將供應鏈管理定義成:為消費者帶來有價值的產品、服務以及信息的、從源頭供應商到最終消費者的集成業務流程。
百度百科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如下:供應鏈管理,指使供應鏈運作達到不出錯,以最少的成本,令供應鏈從采購開始,到滿足客戶的所有過程。